城市
经济
交通
就业
城市发展

呼和浩特未来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政治、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开始修城市快速路、地铁、动车、高铁,并且将机场外移。我想问一下拥有这样发展前景的城市未来…
关注者
132
被浏览
278,279

37 个回答

目前定居呼和浩特

论自治区内的发展,目前是呼包鄂经济圈,想融入环渤海。包头是重工业特色,经济还可以,环境相对整洁;鄂尔多斯是能源特色,但能源行业容易触顶(大家都懂);接下来重点说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根据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预计整体是往东边和南边发展,向南是林格尔方向,向东是北京方向,南边都是小县城和小村庄,地大人杂,未来可能会作为工业和互联网行业硬件储备地段,东边目前来看房子较贵且环境整洁,一般作为各大公司的写字楼和办事处居多。

呼市是以畜牧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也就伊利/蒙牛/蒙草抗旱/圣牧高科(蒙牛现已收编国有);目前随着经济不断下滑的趋势,各方面都不太景气,维多利商场也被南方某集团收购,其他企业都在忙着拓宽销路;呼市的房地产库存量在大陆都是排名靠前的,周边本地人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只能做点小买卖;年轻人因为离京津冀较近,相当一部分人才外流寻找出路。目前城内的富人大多都是靠前些年的能源行业或者房子拆迁或者房地产致富,当然也有一部分做买卖发家的不容忽视;教育方面中规中矩不温不火,但除了少数几个学校,大多数学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各类学生放学过马路不看红绿灯,见空就钻,喜欢说脏话,张口闭口都是各类游戏,让我甚感堪忧),且不说那难听的呼普(到现在依然不喜欢听);平均工资不高,很多企业缺乏契约精神,但是绝大多数百姓十分非常热情好客是真的。

综合来看,目前自治区已经开始出台各类政策来跟上时代的脚步,例如人才回流补贴,学校和医院的覆盖,修建高铁和地铁,修建BRT快速公交系统,修建新的高速公路,翻新城内建筑环境,加强交通监管力度,加强对外招商引资,鼓励互联网创业等等一系列动作,总体情况向好;从地理上看,呼和浩特未来最重要的任务,是作为京津冀连接甘肃和新疆方面的中转站,未来的高铁也会直通广西和甘肃;因为呼和浩特是自治区首府(将来通高铁去北京只有2小时),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只要政策得当,吸引人才回流问题不大,投资到位的情况下,若有健康完整的产业链,商业环境狭义上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

所以,呼和浩特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推测应该依然是以畜牧业和周边产业为主(因为相对来说不会很大程度的破坏环境又保护了地方特色),互联网软件工程和硬件设备为辅(电子商务居多,还听说要建设互联网云基地),再配合旅游业(沙漠风情,草原美景,特色美食,清真大寺,昭君文化,各类古寺庙和古玩文玩等)。

但鉴于呼和浩特地理位置偏西北的原因,既不像武汉那样有大枢纽,也不像重庆和南京那样有周边优质资源,又有蒙族当政(利益保护),所以发展较慢亦符合规律,未来可能不会作为主要大城市,有点像辅助城市的感觉(原谅我不知该如何比喻),作为一个集生活居住,旅游,休闲,美食为一体的少数民族风情城市,夏天来避个暑,度个假,看看草原骑骑马,玩玩沙子骑骆驼,再吃点好吃的买点小文玩,感觉也是蛮好的。

以上,作为我来呼市三年,买房工作生活的切身感受,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推测且不作为正式参考

ps:但是我还是热爱这个城市的,欢迎见多识广的本地精英补充,不喜勿喷。

马马虎虎写了这么大一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哈哈哈),还有,我们上班真的不用骑马...

编辑于 2017-11-02 13:00

呼和浩特是怎样衰落的?

呼和浩特人口已经三百万了,但GDP却被鄂尔多斯和包头甩的很惨,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排行第三,经常遭遇大家的吐槽。

吐槽的理由也各式各样的,有的说没有首府的担当,有的说要出台政策,扶持一下呼和浩特的发展。

一个地方经济发不发达,“通江达海”四个字最重要。

显然,呼和浩特作为一个内陆城市,经济想发达的要素都不具备。

不过,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不具备。

政策红利,军事要塞也是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关键。

当政策红利和交通叠加在一起的,想不发达都难。

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算起到大清朝灭亡,呼和浩特吃这波红利至少二百多年,也许很多网友会问,呼和浩特这个偏远之地,和通江达海半年关系都没有啊?放到现在确实是这样,但在清朝,呼和浩特有着“漠南大商埠,塞外大码头”的美誉。

这得从呼和浩特的历史说起。


呼和浩特分新城和旧城,居住在呼和浩特的人们都很清楚,旧城之前叫归化城,我的理解应该是归附同化的意思。

清朝在没有入主中原的时候,就已经对归化这个地方有了实质性的控制权,为了拉拢归属的蒙古部落,清廷在归化城拨款修建了不少寺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召和小召了,清廷并不喜欢黄教,无非是想笼络人心,统治蒙藏地区顺利一些,所以不但舍得花钱修建庙宇,对喇嘛僧人也是格外照顾。

政策给的这么好,管的有少,以至于当时不少喇嘛是贪财又好色,在寺院周围盖了很多房子出租给前来做生意的山西人,有的还包养着不少相好,以至于把笔直的大南街改造成了七拐八拐的胡同。

历史给了呼和浩特一次经济繁荣,全国GDP领先的机会。

清廷本想用教会的力量来教化民心,但康熙二十八年,出了一件大事,归化城的朋苏克召的活佛叛变投靠了准噶尔,这让清廷意识到,靠宗教的策略不大现实,且当地的“政教合一”宣传舆论让清廷高层大为恼火,看来只抓意识形态是不好使的,关键还得靠实力,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满洲的军队入驻。

时间到了雍正年间,清廷开始在旧城东北处重建一个城市,这就是新城,时称绥远。这个名字的比“归化”霸气了不少,取“绥靖远方”之意。


也就是这个时候,呼和浩特开始收获一波城市发展的红利。

归化城是寺庙经济带来的红利,周边都是做生意的汉人,除了房租,收入不算太多,最出名的有钱主就是大盛魁和复兴号了。


绥远城可就不一样了,建了一座新城,来了军队和办事衙门,人吃马喂,且都是「公务员」编制,军需经济一下子就带动起来。

旧城和新城联合起来,迎来了更加繁荣的局面。

绥远城建成后,主要为满蒙八旗兵驻防:首先入驻的有旗兵热河鸟枪兵一千人,右卫八旗蒙古兵五百人,京师满洲兵一千二百人。后又入驻满蒙骑兵七百人,共驻八旗兵四千多名,是典型的兵营。建成后有“北国锁钥”之称。当时兴建绥远城的目的很明确,实际上是清朝屯兵大本营,统治塞外的指挥用兵中心。


城市发展迅速,归化城的商人们借着军营的生意,无论大小生意都比往年好做了许多,家境一下子就好了,有的人彻底打了翻身账,不但还清了大盛魁的高利贷,还有了盈余实现了天天吃馒头肉酱的条件。

一个小小的只有几万人的归化城,吃喝玩乐酒楼戏楼当年流行什么,这里就能找到什么。各类奢侈品店迅速在归化城开设了专卖店。南方的丝绸、东北的人参、湖北的砖茶、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

当年呼和浩特就是「小澳门」。

人口少,发财机会多,人均平均工资也多,一个三万人的小城“幸福感”很强。

如果那个时候有GDP排行榜的话,呼和浩特一定是全国前五名。

此时的呼和浩特定位是满蒙贸易中心,大宗货物批发集散地。

皮货交易市场,牲口交易市场,中药材交易市场、金属冶炼、特别是银行业的票汇交易,每年的交易额都是稳居第一二位。

金融业的发展,让一部分人得以借钱生钱,做大了盘子,比如天义德商号,就是利用了金融杠杆,收购并购了不少牲畜市场,从小号生意做到了大号生意。

朝廷也有人支持绥远的发展,湖南有曾国藩一系湖南猛人撑腰,在朝廷有着话语权,归绥则有更硬的「后台」——大BOSS慈禧太后。

慈溪太后为什么要照顾归化城?很多人说是大盛魁的后台,固然慈禧的父亲和大盛魁关系不错,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慈禧对呼和浩特有着非常深的感情,她的少女生涯是在呼和浩特度过的。

在呼和浩特那段少女的时光,她过的无忧无虑,画画、看书、逛街、一个文艺少女的最美时光都留在了这里。

而归化城对她全家来说,也是意义极为重大,可以说是那拉氏家族的发达兴盛之地。


很多人都好奇呼和浩特的人为什么那么爱说普通话,特别喜欢北京人。

其实,居住在新城的满洲贵族多是北京的旗人,大家都是公派过来的,一张口就是京腔京韵。以至于现在,呼和浩特的人也特别爱说普通话。只不过经常和山西人打交道,染上了山西的口音,说出的普通话变得声音每当疑问或结尾的时候往上挑,显得有些抑扬顿挫,不知何处的普通话了。

慈禧的老爸慧征虽然是个满人,但身份低微,只是衙门里一个小吏,一个无品级办事的文员,经常写写材料什么的,处于官场金字塔的低端,作为一个小吏,做官的机会基本上是没有了。


但慧征就不一样,靠着朝廷的红利,归化和绥远的合并,朝廷对蒙古人的不信任,开始设置将军衙署,作为满人的慧征赶上了朝廷用人的风口。

25岁的慧征还是一个没有编制的小吏,到了道光二十九年,他44岁的时候,已经是正四品的官衔,成为山西归绥道的道台。

此时的慈禧还是一个大家闺秀的少女,在归绥城享受着幸福的少女生涯。

少女兰儿容貌秀丽、性格乖巧,精通汉文、熟读经史,写得一手好字,现在呼市的将军衙署西厢房展出的一幅字画便是她的真迹,写着福禄二字,看上去还不错。

她父亲深耕归化多年,既和商人有着密切的交往,又在官府人脉深厚,慈禧一辈子对归化城念念不忘,给足了政策红利。

可以说,在慈禧一朝,但凡有好处,归绥城总能有份,但凡当地官吏有什么麻烦求她帮忙,她都能给予帮忙解决。

在归绥城城站起来的大盛魁商号,就是和慈禧的父亲关系极好,后期更是攀附上了慈禧这个大后台,让大盛魁的红利足足旺了几代人,成为朝廷最牛叉的私营企业之一,做的还是银行的买卖。

政策红利的转移,让呼和浩特的旱码头优势不在。

乌兰布统战役之后,清朝在北方的主战场基本都集中在了新疆地区。

呼和浩特经略多年之后,进入了正常的管理轨道,其战略地位的下降,相应的车马物资运输都会转移,塞外旱码头的称号渐行渐远,政策的红利也在逐步的退却。

金融业的嗜血效果开始显现,大肆的超前消费让这座城市的红利更快走到了尽头。

金融业的泛滥,也让更多的人超前消费,陷入了还贷款的恶性循环,这些人上到达官贵人甚至是活佛,小到普通老百姓,都陷入了债务危机。

活佛和旗主借了高利贷,实在还不上,可以让管辖的子民们平摊,而普通的牧民欠下高利贷,也需要旗主来承担,蒙古地方政府出具的凭证写着:“父债子还,夫债妻还,死亡绝后,由旗公还。”这样一来,大家都绑到了一块,不想还钱都没有办法,因为借钱给他们的大盛魁,复兴号这些机构后台都很硬,普通的旗主和王爷根本拿他们没有办法。

这是因为有上层的喇嘛和部落的首领在其中有好处,他们的开销也需要钱庄来运作,而且开销巨大,不和钱庄搞好关系,根本就没办法进行社交活动。如果这些人赖着不还钱,大盛魁还有慈禧太后这样的大后台,曾经有蒙古部落的首领想赖账不还,结果被大盛魁找人告到了慈禧太后那里,太后一听是老家的事儿,几句话就给平事了,欠了人家的钱就得还钱。

此时的慈禧对钱财也是头疼不已,别说一个蒙古部落欠了钱,整个大清朝何尝不是欠债度日,签了那么多不平等条约,那个条约不是来吸大清朝子民血的。


慈禧也是一屁股外债了,外国列强还想逼着她签更多的条约,想保持皇家消费水准就得割地赔款继续消费还贷款,身边的人想从她哪里得到拨款平账,她想赖账找谁去?为了钱大家都愁破了头,那个曾经在绥远城无忧无虑天真少女的笑声只有梦中才能看到了。


外蒙的独立,清朝政府的垮台,让深耕呼和浩特的大盛魁在外蒙古生意损失惨重,只剩下在归化城的几个卖茶叶的店铺,票号生意则因为倒了大靠山大清政府,官场无人,几百年的基业很快就亏空殆尽。

今年的疫情,让呼和浩特又面临急需增长的点,2020年内蒙古的12个盟市有7个盟市实现了GDP的正增长,而作为首府,老大哥呼和浩特,GDP同比增速为-0.5%。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政府出台了各种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促进消费,但这些政策从落地到产生效应,需要一定周期的转换。

可喜的是,呼和浩特的公共财政、税收等收入指标,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都是呈正增长的势头。GDP等指标的降幅,也逐季收窄。

未来,我们希望能看到一个坚持自己,奋力向上的呼和浩特。

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命运,都有不同的红利阶段。

也许,当我们在学习深圳的时候,又会有新的机遇在前方。

发布于 2020-12-23 18:08

北京七环已经串联河北,预计未来二十环将会串联呼包鄂,到时呼和浩特将成为环北京宇宙级大都市圈上的一颗明珠!

发布于 2017-05-25 13:27

内蒙完全不知道自己城市现在的定位,不知道内蒙自身水平,认不清自己。我想如果呼市不改变现在对就业人员的吸引力,就发展不起来。我985硕士想回内蒙,没有什么好的就业机会,都要参加省考事业单位才行。内蒙对985大学硕士毕业的选调也是要求非常严格,只有本硕都是985的才能报考,而同样情况下,北京天津南方发达地区并没有对本科做出限制,同时内蒙选调要去基层5年,比别的地方都多一些,所以大部分肯定会选择其他地方,而不是内蒙吧。 再来说说内蒙的人才引进,我家乡是内蒙的四线小城,今年3月份好不容易有个人才引进,结果人家说如果本科不是双一流高校,那么硕士必须是双一流高校,并且同时硕士的专业还必须要是双一流高校的双一流学科,很无奈我的专业只有北大和华科是双一流学科,虽然我们学校本专业排名不错,但是无法满足第二个条件。

我确实是还不够优秀,满足不了本科双一流的要求,但是我一直在努力,硕士考了双一流,但是没有想到在想回家乡工作时,不够资格,反而其他城市没有很多的限制条件,相对来说更加包容。

所以,真心希望内蒙可以更加开放包容一些。

发布于 2022-07-31 15:48

呼市它主要是懒得发展…

呼市周边儿一个土豪资源城,一个工业城…

作为首府的呼市躺的很平:你们发展,你们加油…反正如果你们赚钱了我正好缺钱,那我就发个文让你们那些地方的企业总部搬过来…

真就这个路数…

内蒙这个地方特色是要啥有啥,啥都不缺,资源也很多。

然后内蒙养上呼市这么个缺啥就从别家拿的好大儿…

这好大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过久了,哪还有发展的心思,躺着多舒服?

再说了也完全不用担心未来:穷不了自治区就穷不了亲儿子。

问题这种比较重要且有意义的自治区怎么能穷?真到那时候家长们从别省兜里掏也不能饿着这地方…

所以真的,只要别搞事儿,安心躺好就行…啥都不会缺的…


本地的人们也挺躺平…

这边儿人均一直都是全国前列,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养着不到一个北京市的人口…

加上国家政策也是全方位的照顾这儿,就说不好听的:你跟这儿弄个户籍,比你在北京弄个学区房都见效快…

所以这些人钱够花觉够睡,天天吃好喝好生活质量也挺给力……

他还奋斗个寂寞他?

再说非要上进吧又能上进到哪儿去?

北方大区就这样,上进到北京也就顶天儿了…问题是意义呢?弄个京户?

这得多想不开…京户那点加成还不如安心当个草原儿女,把这机会留给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的兄弟吧…

至于工作这东西,心情好了做两天,心情不好回家躺平等拆迁……

但是说回来:生活这东西,有得必有失…

这边儿人虽然早早就得到安逸,但也失去了很多的烦恼…

哪有什么完美……哎…

编辑于 2023-02-12 14:41

目前来看,未来有机会合并乌兰察布。

(包头和鄂尔多斯建成区距离太远,而且体量和呼和浩特相当,所以呼和浩特唯一能够合并的地级市就是经济上和地理上完全被虹吸的乌兰察布,合并之后,呼和浩特获得人口和土地红利,乌兰察布获得发展潜力,是双赢的局面)

发布于 2022-10-24 00:39

作为呼市人负责任的说,呼市福利很好了,各种高架桥,才300万人的城市,高铁地铁马上建成,新机场也批了,我估计他们本都收不回来,到北京四百多公里高铁三个半小时,不远不近,正好远离华北强地震带,远离京津冀雾霾圈,却对全区两千万多万人口有吸附,每年也净流入5万多,虽然没有大城市的教育资源,但也没有小学六年级就英语过六级的竞争压力,医疗肯定落后但也不至于连小病也看不了,夏天有凉风冬天有暖气,尤其5月到11月外地热成狗时,呼市特别舒适,尽管有人使劲黑,其实呼市治安很好,而且一点不排外,区域型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省会城市里的价值洼地,真正低密度慢节奏环境友好城市,适合那些不想在一二线做人肉干电池立志游手好闲虚度一生的佛系青年。

发布于 2018-05-24 21:16

公共厕所修的很走心。

发布于 2018-11-01 09:32

看看各个城市的规划,可以横向做些比较。

截至2022.12.16,内蒙古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示版)全部发布,共12个。

20220829乌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20905呼和浩特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20908呼伦贝尔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20909阿拉善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20909包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20911鄂尔多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20911兴安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20930赤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21107乌兰察布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21121通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21129锡林郭勒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21216巴彦淖尔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全部pdf文件,共300+MB

全套成果获取方式:

1.关注“众规划”(已关注的忽略)

2.手机版到最后,赞赏(金额s聊),感谢对资料整理的支持

3.评论区留下邮箱,十二小时之内会收到新邮件

编辑于 2023-06-05 20:16

发展成北京西部最大的城市,三小时可以到北京,变成内蒙第一的城市。

发布于 2018-09-08 22:47
卫星3D视角看中国内蒙古陆路口岸城市,对面差距一目了然,自豪!
3530 播放 · 10 赞同

卫星3D视角看中国内蒙古陆路口岸城市,对面差距一目了然,自豪!

发布于 2021-05-27 12:33· 2043 次播放

目前来看,呼和浩特的房价已经限制了呼和浩特的发展了。你可以看看自从呼和浩特房价上涨以后,呼和浩特的人口流入数量降到了多低的程度。

这是最新呼和浩特房价。

呼和浩特楼市2021年3月第三周数据出炉,其中:
一、呼和浩特楼市二手房挂牌价从11798元变为11785元,本周下跌13元,持续下跌。
二、呼和浩特楼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数量为34356套,35354套,36013套,持续增加。



感觉呼和浩特的二手房房东砸盘有点狠,怎么现在待售二手房数量增加得快了这么多,之前才刚刚突破3万5千套,这周就瞬间突破3万6千套了。难道是呼和浩特的二手房房东变得理性了,他们觉得呼和浩特的房价涨不起来了?于是想着赶紧卖房套现。只可惜呼和浩特的外来人口少到可怜,买房的人基本上都是本地人,普通的二手房本地人根本看不上。



现在呼和浩特楼市里面唯一好卖的二手房估计也就是改善房还有学区房了,其他的二手房估计都卖不出去了。呼和浩特楼市已经是妥妥的高库存了,2020年呼和浩特一共卖出去了27361套二手房,而现在光大中介上呼和浩特待售二手房就超过了3万6千套。再看呼和浩特新房市场,去化周期也高达16.3个月,一般来说超过12个月就算是高库存了,而呼和浩特却达到了16个月,也是高库存了。



呼和浩特必须要增加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没有足够的年轻人,呼和浩特楼市将会陷入无人接盘的窘境。

发布于 2021-03-22 23:06

这要看,一带一路能不能成功了

发布于 2018-01-27 14:18

对于呼和浩特的发展,大家都持两种态度,从公正客观的角度来说,根据内蒙古十四五以及2035远期规划来说,自治区支持强首府,呼和浩特未来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首位度的提升,但这需要前期的一个积累沉淀,到十四五末期才能有初步的发展,到2035年才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很大的成效。这也是促进自治区发展的唯一途径,如果不集中力量打造一个可以吸引人,留得住人的地方,那么整个自治区必将面临衰败。

发布于 2022-12-04 21:01

土生土长呼市人试着答一下~

呼市目前是各大省会城市里比较弱的一个,省会地位加成后也不过强三线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努力挤入二线城市下半段,虽然这个任务并不容易……

目前呼市的发展程度大约是这样:总人口311万其中城区人口210-220万,建成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GDP总量经过挤水2017年约为2700多亿,人均约1.4万美元,官方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00多元,社消零售总额1571亿,财政收入200亿出头,这是单纯数据层面。这些数据大概可以看出呼市的水平……其实还是比较有限的,论经济总量已经快要跌出百强了……

未来自治区的政策应该是会比较明显的向呼市倾斜,因为对内蒙这样的弱省来说集中精力建设省会是比较明智的做法,呼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快速提高,未来地铁通车、进京高铁通车、三环路及市内高架建成、新机场建成后,呼市在交通方面的短板可以补上很大一部分,产业方面呼市未来着力的方向应该还是乳业、生态产业这样的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利用充沛电力和较低土地价格发展的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电池等产业,如果呼市在这几项产业都能做到成为国内的重镇,那么呼市未来对人口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还是相当程度的决定了其实力和潜力,呼市受限于自然环境和人口腹地,未来不可能成为一个像西安一样的特大城市,我认为现实的目标是将城市人口突破300万,成为目前国务院标准下的一类大城市

发布于 2018-10-10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