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如何评价电影《刮痧》?

关注者
18
被浏览
105,280

11 个回答

最近新看了一部电影《刮痧》,大抵上讲了中西文化的差异。01年的片子。本以为又是种族歧视,民族优越感,但其实,是一种中西方思想的碰撞。

刮痧,中国传统的疗法,包括拔火罐,逐渐在被外国人接受。相比前几年并不是这样。更多的是一种误解,以为是一种虐待。从而引发了之后种种的事端。

就像是每一个渴望在美国立下足的年轻人,许大同算是成功的一个。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家庭,不骄不馁。

遵从妻子的意思,给予自己孩子全西方化的教育,为了让其上最好的小学。可是在这过程中,只是西方化的语言而已,没有改变的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孩子起冲突时,会让孩子道歉,略施惩戒,告诉他的是做人的礼貌,做人的基准。会把家庭关系看得很重,重视血脉亲情,重视一代代的传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在西方人认为孩子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时。

相较于成就,我们会更倾向于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培养孩子成为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一个人。我们会看中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以其作为我们的骄傲所在。我们会因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我们会因为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而自豪。

相较于权威,有时我们会更加信服于熟人,信服关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专业的必须性,忽略了背后的法律,背后的一切关联。

人们总是会说,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你背后有人,你的之后的道路会走的更加轻松。当然,这只是前几年的说法,现在的我们,还是会存在。只不过,我们会更加倾向于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切。

印象最深的有一幕,是他准备抛弃一切回国重新开始。他的父亲阻止了他。他是一个男人啊,要面对生活中的事情,要面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这时候的他,不仅是一个儿子,更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都是他不能够放弃的身份。

他必须去担起这一切,他必须面对自己惹下的种种事端,他在美国,必须遵从美国的思维,美国的方法做事,这就是现实。

好在最后的结局还算美好。之后他们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我猜想,他会选择回到中国,和父亲一起生活。他会放弃让孩子接受西方的教育,会让他写中国字,说中国话,用完全中国的方法来教育他,让他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懂得中国的礼仪,懂得中国对于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懂得唐诗宋词之律,懂得古典之美。

五千年的文化,一辈辈的传承,注定我们丢不掉骨子里的思维,骨子里的骄傲。我们会现代化,却永远不会被西方化,我们会吸取他们的优点,却也会坚持我们最根本的文化。

孙悟空永远是我们英雄的象征,无论是哪一代,是每个人都想要成为的齐天大圣。

永远热泪盈眶,永远记得背后有一个国家,永远为自己的黄皮肤,黑眼睛所骄傲,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

这是我们,一篇文章概括不完的我们。这是中国,泱泱华夏,礼仪之邦。这是不曾断流的文明,这是千百年传诵的经典。这是不可割舍的情怀,这是不会断流的血脉。

这是刮痧,中国传统中医疗法。

编辑于 2021-05-29 00:35

电视剧《大江大河2》里有过这样一段小插曲,一闪而过,却令人印象深刻——

中美合资谈判,梁思申带着美方代表审阅东海的一系列合同,但一到点,两位美国同事就直接下班走人,面对宋运辉的疑问,梁思申解释:

“富有职业精神的美国人,要用生命来捍卫他们的8小时工作制。”



细究起来,8小时工作制在美国其实也不是那么绝对,但和国内一线企业以996为缩影常态加班文化相比,确实也能看出两个国家文化层面的分歧。

这种差异不单单只体现在“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上。

比如朝鲜战争时期,志愿军优待俘虏,晚上还邀请俘虏观看了文艺表演。

看着台上的姑娘们,美国军人吹起了口哨,他们觉得自己这是表达欣赏,但在中国人看来,这一行为不仅不礼貌而且下流龌龊



同样,这种“文化分歧”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层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医和西医

比如刮痧,在当下的社会,刮痧已经成为不少人养生保健的“必备选择”。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刮痧基本就是和“健康”对等的一个概念;

但在美国,这一身体理疗手法却很难被接受,甚至能给你带来“牢狱之灾”。

20年前,由梁家辉、蒋雯丽、朱旭等主演的影片《刮痧》,正是讲述了一场由刮痧引发的轩然大波。



许大同(梁家辉饰演),8年前从中国移民到美国,如今已经是一名颇有名气的游戏设计师,妻子简宁(蒋雯丽饰演)温柔贤淑,儿子丹尼斯可爱乖巧,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妥妥的人生赢家。



借自己设计的游戏获得大奖的契机,许大同把父亲接到美国,一来是让父亲看看自己在美国做出的一番成绩,二来准备给老人申请美国绿卡,让他在自己身边好好安享晚年。



许父就这样住下了,看着家中可爱的小孙子,老人家百般疼爱,一点委屈都舍不得让孩子受。

有一次丹尼斯着凉闹肚子,许父因为看不懂药瓶上的英文说明,便试着给小孙子刮痧祛病。

简宁看着儿子背上刮痧留下的红印,不免有些心疼;但大同告诉妻子,这都是刮痧后的正常现象,他小时候父亲也常给他刮痧,也确实有效果。





没过多久,丹尼斯因为不小心摔伤送到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医生在丹的背上发现了刮痧留下的红色印记。



在我们看来,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对不明就里的美国医生来说,这几道触目惊心的伤痕,简直就像在哭诉丹尼斯遭到了惨无人道的虐待。

医生立马联络了儿童福利局,工作人员看到孩子情况后即刻下达命令,禁止许大同夫妇和孩子接触,同时一纸诉状,准备控告许大同夫妇虐待儿童。





两天后的听证会上,尽管许大同一再向律师和法官等人解释,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是为了给儿子治病,但在场的人听的云里雾里,完全无法理解。





一边是许大同玄乎其神的说辞,一边是丹尼斯背部的“伤痕”照片,两相对比,崇尚理性的法官自然更相信眼前的证据。

第一次听证会以许大同的失败告终,就连一直支持他的上司兼好友昆兰,也在怀疑这个看起来踏实诚恳的年轻人,是否真的对孩子施以暴力。



最后律师给俩人指了条路:想要孩子回来,就不要再纠结于都搞不懂的“刮痧”,而是尽力向法官证明,他们究竟有多爱孩子。

面对目前的窘境,许大同深感无力:父亲爱儿子本身毋庸置疑,如今却要通过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爱,简直荒谬至极!



这种“情”与“法”的对立冲突,亦是东西方传统观念的对立冲突,影片在很多细节处,捕捉着这种难以磨合的文化差异性。

比如在听证会上,许大同揽下刮痧的责任,就是担心父亲会因为这件事拿不到绿卡;





但对美国人来说,为了这种小事去包庇父亲,在法官面前公然撒谎,这种东方式的孝道文化让人难以理解。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两种文化语境下成长的人,也持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当丹尼斯和昆兰的儿子打架后,许大同的第一反应就是让丹尼斯给对方道歉。

昆兰其实并不在意:小孩子打架,一会就好了;但许大同异常认真,必须让丹尼斯道歉。

见儿子没有道歉的意思,许大同狠狠在儿子头上打了一巴掌,一旁的昆兰一脸震惊。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里,老子管儿子天经地义,就像许父说的,“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只有好好管教,孩子才能有出息。

但在美国人看来,这种暴力行为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

随着“刮痧事件”不断发酵,东西方文化上的对立冲突也愈演愈烈,这种对立尤其体现在第二次听证会上。

控方律师先是找来当年为简宁接生的护士,提起往事,护士仍感到愤愤不平。



当时由于情况危急,简宁必须做剖腹产,许大同提出保大人的性命;但在护士看来,这就是对孩子生命的亵渎和漠视。

许大同听罢不禁觉得荒谬可笑:在这种危机情况下,自己的选择难道不是人之常情?

许大同的辩护律师也提出质疑,如果当时许大同选择保孩子放弃妻子,是不是也要告他虐待妻子?对方哑口无言。

见几次攻讦无果,控方律师使出更损的一招,那就是以许大同最引以为傲的游戏设计为靶子,故意激怒许大同。





控方针对其设计的游戏中隐含的暴力元素进行,并借此对许大同本人是否存在性格缺陷做出令人反感的抨击。

当许大同告诉控方律师,他的灵感是来自孙悟空时,控方律师更是断章取义,抨击孙悟空的种种暴力行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大加贬斥。

控方律师的不断挑衅终于激怒了许大同,当他冲上去揪住对方衣领的那一刻,之前的一切努力就等于付诸东流。



最终法官判定丹尼斯由儿童福利局监护,案件即将进入正式审判的阶段,这就意味着他们至少在3个月里都不能和孩子见面。

在律师的建议下,许大同只能以和妻子分居的方式,换来孩子可以跟在妈妈身边,而他只能搬出自己的家,住到肮脏逼仄的破旧公寓里。



圆满的家庭即将支离破碎,这场无妄之灾如同当头棒喝,让许大同心中悲戚。

原以为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早已融入了异国他乡的土壤,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但“刮痧事件”就像是一把利刃,刺破了原本看起来完美无瑕的现实,刺破了他的美国梦,让他看到了他和这方异乡之间那道难以跨越的沟壑。

就像许大同告诉昆兰,当初打儿子那一下,是出于对他的尊重时;

昆兰觉得难以置信,对他的回答连连摇头: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

挣扎在理智与情感的漩涡中,许大同对于未来,几乎丧失了向前看的勇气······



而此时,得知真相的许父心中懊悔不已,坐在老友的墓前,他发出这样无奈的疑问:刮痧在中国得有几千年了吧,怎么到了美国,就说不清楚了?



思虑良久,许父决定回国,不愿再让夫妻俩徒增烦恼。

尽管许大同极力挽留,但许父去意已定,与其困在这个陌生的异乡,不如回去还能有点事做,还能和老友们聊天解闷。

临行前,许大同偷偷从福利机构接来丹尼斯,让许父惊喜不已,父子三代以这样的方式重聚,然后匆匆告别······



东西方的文化冲突,终究还是落脚于传统的亲情伦理关系,而打破冷冰冰的法律铁索的,亦是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

如果没有许大同在法庭上对儿子的一番真情告白,福利局怎么会体察到这个父亲真正的心意?

如果没有亲眼看到许大同对父亲的孝敬而心生触动,昆兰怎能萌生出亲自体验刮痧的念头?





在唐人街的中医那里体验了刮痧后,昆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终于理解了许大同此言非虚。



他找到福利局的工作人员,两人一同来到法官的住处,请求撤销这场莫须有的虐童案······

影片最后,在平安夜的喜庆氛围中,法官撤销了对许大同的禁令,一家人紧紧相拥,故事在温馨的大团圆中宣告结束。



由于文化上的隔膜与差异,进而引发种种问题,这样的故事在美国并不少见。

但像《刮痧》如此美好温暖的ending,与现实相比更像是只存在于电影里的梦幻童话。

除了《刮痧》,其实很多电影对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也有过非常深入的探讨。

比如李安的《推手》、《喜宴》,还有去年在北美引发热议的《别告诉她》,对于中美两国传统的家庭观、婚恋观、生死观,都展开过发人深省的思考。



脱离了浅层的“文化奇观”,这些影片深入内里展现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在东西方文化的对照下,加深了海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在皮哥看来,这样的影片,才是中国文化真正可以“走出去”,引发海外观众共情的典范。

但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下,还有多少人愿意潜下心,去拍摄这样一部电影?

还有多少人,愿意去为这样一部电影买单?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阿志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发布于 2021-01-19 12:16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刮痧》,也知道大摡技事情节,人到中年才开始看,也庆幸是中年来看,若是年轻时可能偏激很多,会恨福利院的人,会恨梁家輝最好的朋友出卖他,甚至会讨厌梁家辉的爸爸多事,并且还会认为自己是三观最正!!!

人到中年,看到的却是一个深情爱家孝顺略有些急躁的父亲;孤独怅惘无助而又知书达理爱孙情切的爷爷;贤惠能干又体贴的妻子,几度因为一些细节热泪盈眶,看到一家人飚英语时爷爷茫然怅然的眼神实在心疼,只有在暗夜里默默抽烟排遣孤独。大同实是性情中人,颇有些武侠小说里面快意恩仇豪侠的影子,他爱家爱父亲爱妻子也爱离开八年的祖国,爱的深沉爱的热烈,所以不能容忍别人误会他虐待儿子,已经不能承受之重仍然决定隐瞒父亲,万般无奈时作出让步与妻子分居,听证会上听到对方律师曲解《西游记》时怒不可遏,许大同时而意气风发时而温文尔雅时而暴躁易怒时而又深情款款。

大同的朋友并没有出卖他,他认为自己说的是事实,当他不确定时去找中医求证时我很触动,这是一个正直善良值得信赖的朋友。

这只是中美文化的踫撞而产生的误会……

发布于 2021-08-09 15:29

《而已集》里鲁迅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世界上的人与人之间很难悲欢与共,很难心灵相通。唯一能够弥补的办法,只能是彼此多一分尊重多一分理解。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以至于亨廷顿认为文化冲突是世界无法和平共处的重要原因。电影《刮痧》反映的就是中美之间的文化冲突。

当今世界,美国处在一个绝对的强势地位,尽管近年来有所动摇。它的傲慢往往会直接写在脸上,它从不愿意去主动尊重去试图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尤其是潜在的竞争对手中国的文化。在普通民众那里,美国对中国的了解远远少于中国对美国的了解,由此引发一系列矛盾冲突。电影中冲突的起源是许大同的父亲用中医中的刮痧疗法给自己的孙子治病,医院里的医生看到孩子背后的瘀痕误以为孩子在家受到了虐待,于是报警通知了儿童福利局。由于许大同夫妇和美方相互间沟通极度不畅,导致事件步步升级。失望的许大同父亲放弃绿卡返回中国,而许大同则不得不和妻子分居。美方的法官和儿童福利局没有任何兴趣去主动了解中国的刮痧疗法,尤其是福利局的女官员,毫不犹豫地认定许大同存在虐待儿童的犯罪事实,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令许大同愤慨却又无可奈何。他不得不忍受和孩子的长时间分离并去设法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这种文化上的冲突很值得深思,而影片开始当丹尼斯和约翰两个孩子发生冲突时,许大同扇向孩子的那一巴掌更令人深思,这种中国式的教育方式,尤其是中国式的给别人面子的理念是否陋习是否有改正的必要?

应该说电影是比较成功的影片,虽然故事有一些为制造文化冲突而制造冲突的嫌疑,部分情节似乎不大符合现实,最突出的是作为美籍华人的简和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许大同在面对法官和福利局官员质疑时的反映显得不大合乎情理。当然除此之外电影很是成功,要表达的文化冲突基本上表达了出来,故事的完整性和曲折程度都合乎优秀影片的要求。几位演员的表现很出色,蒋雯丽和朱旭都有精彩的演出,梁家辉确实多变,放在两岸三地任何一部故事片中都能出色地演绎出故事需要的角色。几位外籍演员的表现也很不错,福利局女官员的趾高气昂,女律师的淡定自若,许大同老板的仁至义尽表现得都不错——看完电影总会想,假如许大同不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物,假如他没有这么一个好朋友好老板为之奔波证明,那么故事的结局将会如何?

发布于 2023-05-10 23:51

提供个角度吧,这个角度比较偏,看看了事。

白人既做了施暴者,又做了救世主,像上帝一样。

发布于 2022-11-24 13:51
在美国给儿子刮痧治病,竟被医生当做父亲虐待孩子的铁证!
2.4 万播放 · 17 赞同

在美国给儿子刮痧治病,竟被医生当做父亲虐待孩子的铁证!《刮痧》

发布于 2021-09-12 11:00· 2.3 万次播放

电脑游戏设计师许大同之子丹尼斯发烧,刚到美国的许爷爷用刮痧为孙子治疗,而后丹尼斯意外受伤住院被医生发现其背上血红的刮痕,医生报警,许大同立刻被以虐待罪剥夺儿子监护权,并成了被告,许爷爷闻讯黯然回国,幸亏游戏公司老板通过调查为许大同洗冤澄清,妻离子散的许大同这才得以和心爱的妻儿重聚。

发布于 2023-04-02 12:49

上跨文化交际老师让看的。

看完觉得自己被渗透了,也不知道我是真被渗透了还是这个时代的观念不一样了。

因为我一直很反感男主的一些行为,比如在老板面前打儿子并振振有词说是表达尊重、给你面子。好像很多人都喜欢把它单纯稀释为“文化冲突而已”,《而已》。有没有可能,它体现的本就是一种亚健康的权利距离呢?极端一点的,日本人以前崇尚切腹谢罪,你也会觉得这是崇高精神吗?西方宗教以前崇尚互不相容从而发动各种圣战,你也觉得是高尚道德吗?如果只不过是换了个情境,同样扭曲的观念你就不支持了,就别搁那而已而已地叫。那我也说“而已”,你不过是洗地而已。

男主找律师的时候,律师对男主说自己不熟悉家庭法,他是解决版权问题的律师。结果男主对他说:“我儿子就是我的作品,我对他拥有版权。”这句话看得我难受,好像他的儿子从属于他一样。为什么不是你儿子的出生才让你当了爸?

太晚了睡觉了。

发布于 2022-09-21 01:09
外国人竟然把中医传统的刮痧当做是虐待儿童
3513 播放 · 2 赞同
发布于 2022-08-24 13:31· 444 次播放

谢(冥灵)邀(・ิϖ・ิ)っ

如果单纯是"对"与"错",那还可以用公理定夺,如果是"我觉得对"和"你觉得对",那也可以在这之间形成较为公正的判断。

怕就怕是"我们觉得对"和"你们觉得对"。

上帝对待人类造巴别塔事件的举措,实在歹毒。

编辑于 2017-12-28 19:53

不请自来,

就一句,男主有考虑过那些真正遭受家暴虐待的孩子的感受吗

发布于 2018-07-06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