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月25日消息(记者林馥榆 通讯员生星)年过六旬的市民王阿姨两年前不慎摔伤了腰,觉得“腰能直、腿能动、就是有点痛,没必要多此一举看医生”。没想到,她这一休养就是两年,不仅疼痛没有改善,甚至还成了“驼背”。

市民王阿姨接受手术中(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王阿姨在家人陪同下看了多家医院,医生都说治疗需要“开大刀”,她一时没了主意。最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贺石生采用原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VBE)”,仅耗时150分钟、局部开了几个1厘米大小的切口,就成功为她解决了大问题。

2022年初,王阿姨做家务时意外滑倒,在大理石地面上摔了个“屁股墩”,剧烈的疼痛从臀部一直蔓延到腰部。她在地上坐了好一会儿才勉强站起来,起身后尝试着伸伸腿、扭扭腰,并未发生活动受限,她悬着的心慢慢放下,“看来没有伤筋动骨”。

按照以往经验,王阿姨想着只要休息几天、最多两个星期就能完全恢复,但现实却是疼痛等症状没有太大改善,而且站立时间稍长两条腿就麻木、发软。“看来真的是上了年纪,恢复速度慢了。”她一直这样自我安慰,一拖便是两年,直到2023年年底腰部症状越发严重,这才不得不去医院就诊。

拍了X光片、做了磁共振,这才发现王阿姨的问题远比想象的严重——第1腰椎椎体骨折。不仅如此,由于疏于治疗,骨折畸形愈合,两年内骨折部位的骨痂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钙化,形成了一块凸向后方、状似“驼背”的组织,正是它压迫局部神经引起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王阿姨一连跑了好几家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都是“开大刀”——在腰脊上开一个20至30厘米的长切口,将病变部位的脊柱截断,暴露并切除压迫神经的骨组织,然后再固定脊柱。手术损伤大、风险高,这样的方案她和家人都难以接受。

多方打听之下,王阿姨找到知名脊柱微创治疗专家贺石生。全面评估病情后,贺石生认为手术“早早益善”,因为随着病情进展,脊柱后凸会进一步加重,神经压迫症状也会愈发恶化,不但腰痛更难处理,甚至会出现下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

自2015年起,贺石生带领团队聚焦复杂脊柱疾病的内镜手术,从理论开拓、产学研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全过程创新,全球首创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VBE),该系统对王阿姨的病情十分适用。

经缜密术前准备,手术在全麻下开展。贺石生团队应用VBE系统精准镜下切除椎管内神经前方的骨性增生压迫物,术中对神经组织基本无牵拉和刺激,再辅以后方微创经皮螺钉固定,以微创方式成功完成神经减压和脊柱稳定性重建的任务。

手术耗时150分钟,仅开了几个1厘米左右的小切口置入镜头和手术器械,整台手术出血量不到50毫升,困扰王阿姨两年之久的“驼背”彻底消失。术后恢复也很快,第4天就能下床自由活动,并于几天后顺利出院,手术效果令她十分满意。

贺石生提醒,一旦遭遇脊柱外伤应第一时间就医,接受影像检查与全面评估,“可以动”并不能排除骨折,像王阿姨这样自行诊断、拖延治疗,有可能引发更严重后果。

编辑:唐奇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记嘱托·识校训·践青春
声动中国